連日來,安達市借助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東風,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建立新型信用監管機制,打造高效政務服務以及“數字政府”建設,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
“我們以立信、知信、征信、評信、用信、守信為主線,以大數據和信息化為支撐,以信用惠民便企為主導,全面推動‘信用安達’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卑策_市大數據中心主任肖會波說?!跋群笾贫ǔ雠_了《安達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辦法(試行)》《安達市信用信息評價標準》《安達市政務誠信考核管理辦法》等10余個配套管理辦法,公開了數據歸集、部門應用、聯合獎懲措施三張清單,明確了全市各部門的工作任務、標準和措施,并將誠信建設工作納入鄉鎮、街道和各部門的年終考核,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社會信用制度體系?!?
數據壁壘,可以說是高效政府服務的瓶頸,如果突破?安達給出了答案。將100多個部門在履行職責和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形成的各類信用信息加以整合,并將全市40多萬18周歲以上居民,6.2萬戶企業、67家社會團體、134家機關事業單位全部納入征信管理系統。目前,已歸集市場、人社、教育、不動產等部門的基礎信息72.6萬余條。系統征信對象的全面、覆蓋領域的廣泛,為信用建設奠定了數據基礎。
同時,安達市在強化機關干部誠信管理方面下功夫,建立了55個正面指標和99個負面指標,全面衡量機關事業干部工作作風。在商務誠信方面建立了23個正面指標和63個負面指標,針對合同糾紛、拖欠農民工工資、安全生產事故等不法行為建立了加減分管理辦法,制定了加減分流程。在街道、社區設置了誠信“紅黑榜”,推出了“信易+社區服務”工作站,開展信易惠民服務活動,將轄區居住的AAA級、AA級、A+級誠信市民、孤寡留守老人列為重點服務對象,目前,已有100多弱勢群體和2000多名誠信市民享受到信用帶來的實惠。